“材美工巧”的麦草艺术——麦秆画
(发表于中科院主管杂志《生命世界》2007年9月期)
(作者:常爱英)
源自民间,却象征吉祥高贵——麦秆画的历史起源
古中国是没有麦子的。据考证小麦先是由西亚通过中亚进入到中国的西部地区。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西游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春秋时期,麦子已是中原地区司空见惯的作物了。《左传》记载,今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当时都有小麦生产。
从麦子出现在古中国的那一天起,我们聪慧的祖先就开始以麦子收割后剩下的秸秆即麦秆为原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了。创作的各种形式的作品中,以麦秆画最为著名。但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传说中的麦秆画长期以来难觅其踪,直至秦怀王墓发掘时才出土面世。发掘出的麦秆画原作虽经多年腐蚀,仍然色泽鲜明,不失古朴本色,令人叹为观止。
另有传说东汉刘秀被王莽追杀,万般无奈,藏于麦地之中,麦草随化为树林保护刘秀。因此当地人视麦草为祈福迎祥之草,遂以麦草制画供奉朝廷。依此传说,自东汉年间始,麦秆画的艺术层次与寓意已有了历史性的发展与升华。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品,小麦历来被视为神圣之物,古人祭祀天地就赋予了小麦极高的地位,它象征丰收和财富。麦秆画也因为它的材质来源,不仅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而又有着吉祥高贵的象征意味。
然而在封建的农耕社会,麦秆画虽来自民间,却也十分稀罕,更因其作为皇家贡品,所以不可能在平凡百姓中流行,只能作为奇门巧艺在皇室贵族间赏析珍玩。千年封建社会兴衰跌宕,麦秆画也湮没于浩繁的历史风云中。直至上世纪80年代,麦秆画的创作才开始在中原地区重新兴起。许多老一辈民间艺术家呕心沥血,挖掘研究这门古老的民间工艺,大胆进行实践和创新,使麦秆画这一中国古老的艺术瑰宝重现人间。
但是这一时期的麦秆画制作工艺还比较简单,只是利用麦秆进行片状的拼贴,单片单色,没有光影的变化和颜色的过渡,色泽层次比较单调,装裱方式也简单粗糙。直至1992年麦秆画的立体绘画熨烫技法出现,才使麦秆画在技法上对光影、明暗、层次的表现有了耳目一新、突飞猛进的发展。从那以后的麦秆画制作都采用了此种兼有绘画素描表现技法的制作工艺,使制作出的麦秆画形神兼备,效果突出。之后又相继出现将麦秆画附着在其他器物例如瓷盘、乐器上的制作技术,更加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形式和范围,增加了麦秆画的适用性。
须巧手灵心,更需耐心和毅力——麦秆画的制作工艺
麦秆画制作工序十分复杂,整个过程全凭手工完成,属于纯粹的手工艺。考究中国古代多种手工艺的制作工序,相同特点都是精心选材,繁复加工而成,其中倾注了工匠和艺人的勤奋、心血与智慧,往往因其所蕴含的博大与精深,而造就经典,成为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传承后世。
麦秆画的制作工序从大的方面可归纳为拼料、下料、烫料、组合、装裱等步骤,每一步骤又细分多道小步骤。
要拼料须有料可拼,因此之前还要经过“专用麦秆种植→麦秆人工收割→分拣选铡→浸泡防腐→库存备料”。经多年试验比较,发现麦秆画所用麦子秸秆非低产品种不可,且须人工收割,原因是低产麦的秸秆粗细、韧度、厚度等正适合麦秆画使用,而高产品种则不然,因此,麦秆画不仅制作需要手工,连原材料的供给和加工都无法与机器结缘,实在是彻头彻尾的手工艺品。
拼料之前还需先将麦秆浸泡、熏蒸(可选)、漂洗,剖开整平,之后拼成板料。在板料上根据所需图样进行裁减就是下料。下料时需十分注意选料的问题,即根据图样的不同部位选用相应的用料,如人物头部或花卉的花瓣选用色泽最白的料,衣服、枝叶可选用色泽稍暗的料,小的花草叶子可以用边角碎料等。剪料时须注意剪口的齐整、顺滑,不能带毛刺、有豁口。
下料后要分别对每块料进行熨烫。熨烫是制作麦秆画过程中最难掌握、最具灵活性、也最要功力的环节。在对剪好的各块原料进行熨烫上色之前,须对图样的整体构图的色泽和明暗关系成竹在胸,清楚地知道最终成品的总的效果是什么样,这样才会在分烫每块料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烫料时造成色泽深浅不统一,或者明暗关系不对。具体熨烫时,根据上色部位需要的效果,需要对熨斗的温度适时调整,同时灵活使用其不同的部位,采用多变的熨烫手法,或快或慢,或重或轻,或沉压重烙,或轻掠触擦,细致认真地完成每一块料的烫色。麦秆画的立体绘画熨烫技法是现在制作中使用最普遍的主流技法,它充分利用麦秆本身的自然光泽和质地,同时吸纳、融合国画、版画、剪纸、瓷器、刺绣等诸多门类的艺术手法,结合熨斗温度的高低变化,创造出轻重缓急、灵活多变的熨烫技术,使麦秆表面形成无比丰富的层次和色变,造就出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
麦秆画的设计制作不仅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力和创新精神,更离不开细心、恒心和毅力,因为一幅较高工艺类别的作品是由千千万万的细微片丝状麦秆组构和融汇而成,每一根细如针线或发丝的麦秆都要用剪刀剪成,还要根据其所处的画面位置所需的色泽进行熨烫、拼粘,需要制作者为之付出超乎寻常的细心和耐心。麦秆画的设计制作者正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辛刻苦造就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民间艺术奇葩。因麦秆画所体现的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
含蕴历史文化,传承与创新并举——麦秆画的艺术魅力
麦秆画承载着中国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从麦子作为古代直至今天中国民众的主要食粮,可以说麦子是奠基中国民众生存经济的骨髓,也是滋育社会发展的生命血液,因麦子而产生的艺术,必定是发自深心、源自血内的生命艺术,其中没有虚浮,没有哗宠,没有伪佞和懈惰,有的都是真希望、真心血和超乎绝伦的辛勤和智慧。
麦秆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其所作的传承与创新。
麦秆画古代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手工艺术,限于古人的思维定势和社会发展水平,麦秆画虽属创新,但还存在做工粗简等弊病,即至80到90年代,麦秆画的制作技术也并不成熟,还是处于生长和摸索时期,那个阶段的麦秆画仅仅是把麦秆简单处理后贴至画板上,效果呆板,还不具备适合大众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直到90年代初麦秆画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在制作中加入美术绘画专业方面的构想和设计,将现代美术思想和绘画技法融入到麦秆画制作的关键步骤中,创作出了具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透视、自然的光感,具有崭新的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才使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随着工艺技术的革新,麦秆画的表现题材也有了很大突破。众所周知,艺术表现题材范围无限广阔,所有生产生活的内容都可提炼升华成为艺术品的表现题材,但传统的麦秆画题材比较狭窄,基本囿于花鸟和人物两个方面。而自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之后,麦秆画的表现能力大大加强,表现题材开始呈多样化,出现了花卉、风景、建筑、花鸟、山水、人物、人体、文化、器物等多种题材,极大地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范围,增强了麦秆画的适应性和普及程度。传承加上创新,当代麦秆画艺术家在传统麦秆画制作技术的基础上融入自身具备的现代艺术人才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法,使麦秆画自身的工艺素质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飞跃,成为民间艺术领域的一朵奇葩,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麦秆画不仅仅是挂在墙面或摆放在厅堂的一幅画。因其可考究的历史已逾千年,更有多种传说印证其不同凡响的产生背景,加之其不输于任何其他门类工艺的表现技巧和能力,所以从80年代重新浮现,至今二十几年时间,受到的关注和取得的成就已可以赶超历史更悠久、并且从业者不可计数的瓷器、刺绣等经典传统工艺。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宾的礼物,或者摆放到一些国家、国际级的重要场合,在多届不同的博览会、交易会和工艺品专业评奖中更获奖无数,并于2006年获得了世界手工艺的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毋庸讳言,现代艺术家创作的麦秆画较之古代已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面貌和技艺水平,并早已跳出只供达官贵人赏析把玩的狭窄境地,遍布于五湖四海,不仅作为独特的礼品和艺术收藏品流通于国内外,更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美化居室的良好点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费和文化消费已成为时代趋势,追求个性、追求品位也成必然。麦秆画具备的文化、环保、手工等鲜明的产品特点和艺术性非常合乎人们的需求理念,市场前景极为乐观。
材有不同,工分巧拙——鉴别和欣赏麦秆画
时下,麦秆画的制作和生产已成燎原之势。麦秆画从一种新兴的传统工艺到逐渐为人所知并大量流通于市场,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加入者众多,但因其艺术素质和工艺水平良莠不齐,造成麦秆画的工艺品质有很大差别。差别主要在两个方面:选材和做工。
选材指原材料的加工和选择。麦子秸秆收割中因为手工接触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小的破损、印痕,另有一部分天生色泽杂乱、发黄或黑,这在拼料之前都要挑选舍弃的。拼成的板料因为操作的原因也会有小部分色泽不理想或者印痕明显而不能使用。如果将这些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在制图上,就会严重破坏图案的整体效果,同时经不起近处观赏,丧失麦秆画的材料优势,失去麦秆画的工艺价值。
做工好坏更是直接影响麦秆画的最终效果。一件工艺品的价值很大程度反映在其做工水平上。粗简和精心的做工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一幅优质的麦秆画,必定是剪裁圆滑、流畅,熨烫的色泽自然、灵活,粘贴平整,无错位、无起皮,色泽明亮,质感韧滑,细部无呲裂、无印痕,造型准确,构图和谐,富有艺术美感。
《周礼》中说: “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其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考工记》)将自然条件同人工技艺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优良的器物,这是造物设计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是艺术工作者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材美工巧”的麦草艺术——麦秆画的设计制作如果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和生态的关系,秉承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一定能创造出美妙绝伦的艺术精品。